二、划重点!冬眠前、中、后期的 “喂食时间表”,别搞混

乌龟冬眠的喂食管理,要分 “冬眠前准备期”“冬眠期”“冬眠苏醒期” 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的操作完全不同,一定要记准:

(1)冬眠前 1-2 个月:“贴秋膘” 很重要,但要 “适时停喂”

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乌龟储备足够能量,应对漫长冬眠,但关键在 “循序渐进停喂”,给肠胃留足排空时间:

9-10 月(水温 20-25℃):正常喂食,适当加量

此时环境温度适宜,乌龟新陈代谢正常,可以每天或隔天喂食一次,食物以高营养、易消化的为主,比如冻红虫、丰年虾、专用龟粮(避免喂肥肉、面包虫等难消化的食物)。每次喂食量以乌龟 10-15 分钟内吃完为宜,别过量导致消化不良。

水温 15-20℃:逐渐减量,延长喂食间隔

当水温降到 15-20℃时,乌龟活动量开始减少,食欲下降,这时要慢慢减少喂食量,比如原来喂 10 颗龟粮,现在减到 5 颗;喂食间隔从 1 天变成 2-3 天,让肠胃慢慢适应 “低负荷” 状态。

水温低于 15℃:彻底停喂!关键一步

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“生死线”—— 当水温持续低于 15℃(连续 3 天以上),必须完全停止喂食,哪怕乌龟还会主动凑过来 “要吃的”,也绝对不能喂。停喂后,让乌龟在原环境中再待 1-2 周,期间保持水质清洁,目的是让它排空肠道内的残留食物,为冬眠做好准备。

(2)冬眠期间(水温低于 10℃):绝对禁食,只补水

进入深度冬眠后,乌龟会躲在椰土、苔藓或水中(根据龟种不同,冬眠方式有差异),几乎不动,这时要严格遵守 “禁食准则”:

无论乌龟看起来多 “虚弱”,都不能喂食,哪怕是少量龟粮也不行;

若采用 “水冬眠”(比如巴西龟、草龟),要保持水位没过龟背 1-2 厘米,每周换一次水(换水温差不超过 3℃),保证水质清洁即可,不用喂食;

若采用 “干冬眠”(比如陆龟、半水龟),则在饲养箱内铺湿润的椰土或苔藓,定期喷水保持湿度(湿度 60%-70%),同样不喂食。

(3)冬眠苏醒后 1-2 周:“循序渐进恢复喂食”,别猛喂

春天水温回升到 15℃以上时,乌龟会慢慢苏醒,但这时肠胃功能还没完全恢复,不能马上大量喂食,要 “慢慢来”:

水温 15-20℃:先喂 “开口粮”,少量尝试

苏醒后前 3-5 天,先不喂食,让乌龟在浅水中适应环境(每天换一次水),观察它是否有活动力、呼吸是否正常。之后可以喂极少量易消化的食物,比如泡软的龟粮(1-2 颗)、解冻的丰年虾,看乌龟是否主动进食。

水温稳定在 20℃以上:逐渐恢复正常喂食

若乌龟吃了 “开口粮” 后无异常(比如排便正常、精神好),可以慢慢增加喂食量和频率,从隔天喂一次、每次 3-5 颗龟粮,逐渐过渡到每天一次、正常食量,大概 1-2 周后恢复到冬眠前的喂食节奏。

注意:苏醒后若乌龟拒食超过 1 周,或出现口鼻分泌物、腹泻等症状,要及时排查是否有冬眠后遗症(如肠炎),必要时就医。

三、冬眠喂食的 5 个 “避坑指南”,少走弯路

除了掌握时间节奏,这些细节也直接影响乌龟的冬眠安全,一个都不能漏:

别为 “怕饿” 提前喂食,也别 “舍不得” 晚停喂

有些铲屎官担心乌龟冬眠饿肚子,在水温刚降到 15℃时还坚持喂食,或是看到乌龟苏醒后就猛喂 —— 这两种做法都很危险。记住:乌龟冬眠靠的是之前储备的能量,不是冬眠中 “加餐”,肠胃没准备好时,食物就是 “毒药”。

冬眠前别喂 “难消化的食物”,排空肠道是关键

冬眠前 1 个月,要避免喂活面包虫、肥肉、蔬菜叶(部分陆龟除外)等难消化的食物,这些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,即使停喂后也难排空,容易引发问题。最好以专用龟粮、冻红虫为主,易消化且营养均衡。

冬眠中 “别频繁打扰”,更别试图 “唤醒喂食”

有些铲屎官担心乌龟,会频繁打开饲养箱查看,甚至把乌龟拿出来 “活动活动”,或是看到乌龟偶尔动一下,就以为它 “饿了” 想喂食 —— 这会打乱乌龟的冬眠节奏,让它提前消耗能量,导致后续冬眠中能量不足,还可能因温差刺激生病。冬眠期间,只要环境稳定(温度 5-10℃,湿度适宜),每月查看 1-2 次即可。

不同龟种 “冬眠需求” 不同,别一概而论

不是所有乌龟都需要冬眠!比如热带龟(如巴西龟、鳄龟)若冬季能保持水温 25℃以上,可以不冬眠,正常喂食;而本土龟(如草龟、花龟)则建议自然冬眠。如果热带龟冬季低温时不冬眠也不喂食,反而会影响健康。所以,先搞清楚自家乌龟的品种,再决定是否让它冬眠,以及如何管理喂食。

幼龟(10 厘米以下)、病龟:不建议冬眠,需 “加温过冬”

10 厘米以下的幼龟,身体储备能量少,冬眠死亡率高;生病的乌龟(如刚得过肠炎、有外伤)身体虚弱,也无法应对冬眠。这类乌龟建议冬季用加热棒将水温保持在 25-28℃,正常喂食、换水,和平时一样养护,等身体强壮后再考虑冬眠。

四、常见疑问解答:这些问题别再纠结了!

1. 乌龟冬眠期间不吃东西,会不会饿死?

不会!只要冬眠前 “贴秋膘” 充足,停喂时间及时,乌龟会靠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能量度过冬眠期。就像野生乌龟,每年都会冬眠 3-4 个月,靠的就是秋季储备的能量,人工饲养只要做好前期准备,完全不用担心饿死。

2. 冬眠中乌龟偶尔动一下,是不是 “饿了”?

不是!冬眠中的乌龟可能会因环境温度轻微波动(比如白天温度升高)而短暂活动,这是正常现象,不是 “饿了” 的信号。只要温度没稳定超过 15℃,就不用喂食,否则反而会害了它。

3. 苏醒后乌龟吃了东西又吐了,怎么办?

大概率是肠胃还没恢复,喂食太早或太多导致的。先停止喂食,让乌龟在 20℃以上的浅水中静养,每天换一次水,观察 1-2 天。若不再呕吐,可尝试喂 1-2 颗泡软的龟粮;若持续呕吐或精神差,要及时带它去宠物医院(找能看爬宠的医院)检查。

对乌龟来说,冬眠期间的 “不喂食” 比 “喂食” 更重要,关键在 “冬眠前后的节奏把控”—— 冬眠前喂足能量、适时停喂,冬眠中严格禁食、保持环境稳定,冬眠后慢慢恢复喂食,做好这三步,乌龟就能安全度过冬眠期。

最后想提醒大家:乌龟冬眠是自然过程,不用过度焦虑,只要遵循它的生理规律,做好细节管理,开春后就能看到活力满满的龟龟啦!如果自家乌龟是第一次冬眠,建议多观察、多记录,积累经验,下次就能更得心应手~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