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4日,2027年篮球世界杯预选赛的抽签仪式正式举行。中国男篮被分入B组,与日本、韩国以及中国台北同场竞技。这一分组配置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和热议,因为它似乎带有某种“巧合”,尤其是亚洲二三档球队——中国、日本、韩国和中国台北——被集中安排在同一组。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分在不同的组别,需要面对菲律賓等强队的激烈角逐;而东道主卡尔顿队则被安排在D组,除了黎巴嫩之外,其余两支球队都具有争夺小组前列的能力。这种“地域分组”的抽签布局,被部分媒体和球迷调侃为“省级抽签”,甚至有人戏言这明显是在“省费”而非随机。

据媒体人赵探长的点评:“这次抽签是不是随意抽出来的?”也表达了不少人的疑问。有球迷直言:“就是按地理位置划定的组别,确实省了不少路费。”此外,三土带刺也发表了观点,详细公布了2025-2026赛季的预赛具体赛程:2025年11月28日,中国男篮将对阵韩国;12月1日与韩国再战;明年2月26日,日本迎战中国;3月1日,中国台北客场挑战中国;今年7月3日,中国将在主场迎战日本,紧接着7月6日又将对阵中国台北。这一系列比赛将为晋级奥运会展开激烈角逐。

按照规则,亚大区共有7支球队晋级2027年世界杯,其中前三个窗口期属于第一阶段的小组赛:四个小组中,前三名将获得出线资格。之后通过第二阶段的淘汰赛,将由已晋级的12支队伍进行抽签,再组成两个新组,小组前三名再结合排名最好的第四名,总共7队晋级世界杯。也就是说,胜出第一阶段后,再进入以E组和F组形式的主客场赛制。

从时间安排看,男篮将在今年九月份结束亚洲杯后,然后在今年11月下旬开启世预赛的征程。12月,新赛季CBA联赛开幕,而春节过后在2月,球队再次进入第二窗口期的艰苦奋斗。整个赛程密集紧凑,几乎全年无休——除了6月和7月之间的间隙外,球队还要面对明年的两次窗口期。如此紧凑的日程对于提升竞技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对于中国男篮来说,这个“小组形势”实际上都不轻松,特别是目前归化球员的人选未确。若以周琦、赵睿、赵继伟作为核心角色,没有归化球员对手实力相差不大,球队仍有望在亚洲赛场占据优势。然而,一旦对手引入外援中的强力归化球员,局势就变得复杂。在杭州亚运会和2023年世界杯的比赛中,中国队多次未能达到预期目标,甚至曾遭遇20分惨败给菲律宾。如想在亚洲舞台重返顶尖行列,出售早日敲定归化合作伙伴,才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